《伤心咖啡馆之歌》读后感
看完一本名著后,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,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。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伤心咖啡馆之歌》读后感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对于新一版本的《伤心咖啡馆之歌》的封面,我十分喜爱,鲜明的色彩,强烈的对比,充分衬托了小说的诡谲、神秘、荒诞的基调。
不得不敬佩,麦卡勒斯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,她一生倍受病痛折磨,十五岁时患风湿热,但被误诊和误治。之后,她经历了三次中风,一系列疾病严重摧残了她的身体,导致她在29岁时瘫痪。1967年她因脑部大出血,陷入昏迷,逝世时年50岁。遗留下未完成的自传《神启与夜之光》。
“如果一个人非常崇拜你,你会鄙视他,不在乎他——你乐意去崇拜的人恰恰是不注意你的人。”“正因如此,我们大多数人更愿意去爱别人而不是被人爱。几乎所有人都想做施爱的人。道理很简单,人们只在心里有所感知,很多人都无法忍受自己处于被人爱的状态。被爱的人害怕和憎恨付出爱的人,理由很充分。因为施爱的一方永远想要把他所爱的人剥得精光。”这是麦卡勒斯的爱情观和对爱与被爱的态度。生活中的经历成就了她的作品。浓郁的艺术家气质造就了她强烈的唯我主义,她害怕孤独,在追逐浪漫关系的过程中往往做出极端的'行为,伤害对方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。
人类自身的矛盾造就了人不可避免的孤独。《伤心咖啡馆之歌》中的人们都是这样一种自愿沦为受骗者的人。这个群体无法理解马文·马西,爱密利亚小姐和罗锅之间的爱情,就算罗锅遗弃爱密利亚小姐走掉了之后,他们还是不愿意承认表象的背后隐藏着心灵上的鸿沟。不正视孤独,是自欺欺人,只是,人们心甘情愿受骗。孤独才是真正存在,不可磨灭的。不正视孤独的人无法理解深陷孤独的人。这些心甘情愿受骗的人们组成了这出“伤心咖啡馆”的大背景,让这出孤独的故事更显得绝望而耐人寻味了。
《伤心咖啡馆之歌》所反映的正是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压榨之下,南方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被打破,人被异化、扭曲,在精神上陷入孤独、隔绝状态,生活变得荒诞,世界成为毫无意义的“荒原”。冷漠的社会、畸形的家庭、精神的隔绝,让每一个孤独的现代人时刻遭受绝望的吞噬和孤独的凌迟。
麦卡勒斯是艺术的巨人,她是文学的巨匠,她死于孤独,被一个时代所铭记,但同时她也化为一朵朵墨色莲花,淡泊入世,惊艳出世,伟大如同她死时的孤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