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教案

时间:2025-04-24 11:24:12
【精选】科学教案模板6篇

【精选】科学教案模板6篇

作为一名教师,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,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6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科学教案 篇1

活动目标:

1、知道塑料瓶被回收后的处理方式。

2、按顺序阅读并积极发表看法。

活动准备:

课件资源:《图片塑料瓶到哪里去了?》5张,图片《其他瓶罐变成什么?》1张,塑料瓶照片。

活动过程:

观看各种饮料瓶照片,引导幼儿讨论。

——你们喝过饮料吗?知道这些都是什么瓶子吗?

——这些瓶子属于什么垃圾呢?要扔到什么颜色的垃圾桶里?

——如果瓶子没扔掉,还可以用来做什么?

鼓励幼儿思考,被回收的塑料瓶可以用来做什么。

——蓝色垃圾桶表示垃圾可以回收利用,那塑料瓶能用来做什么呢?

——发挥你的想象力,你觉得这些塑料瓶还可以做成什么呢?

?帮助幼儿理解图片,让他们了解塑料瓶被回收处理的常规方式。

1、请幼儿自主观察图片,提出问题引发思考。

——塑料瓶回收后去哪里了呢?你一定也很想知道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2、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答案,再带领幼儿一起阅读。

——你们觉得塑料瓶被回收后经历了哪些步骤变成新的东西?

——5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什么?12个塑料瓶呢?78个呢?

幼儿分组阅读图片《其他瓶罐变成什么?》,集体讨论其他瓶子回收后是怎么被处理的。

——玻璃瓶被回收后怎么处理的?

——铁罐被回收后怎么处理的?

附【故事】

塑料瓶哪里去了?

你知道,用完的塑料瓶到哪里去了吗?一起来发现吧!

喝完的塑料瓶还可以回收,但是可以做成什么呢?

也许可以做成新的瓶子?也许可以做成一件衣服?

我们一起去看看塑料瓶到哪里去了吧!

1、工人叔叔会把回收的塑料瓶按照瓶子的颜色整理分类。

2、再把塑料瓶的盖、瓶圈和标签拆掉。

3、接着,塑料瓶被机器压扁,变成一块一块的塑料瓶砖。

4、机器又把塑料瓶砖切成好多塑料胶碎片,再把这些碎片清洗干净并烘干。

5、塑料胶片加热融化以后,变成一颗颗的小塑胶粒。

6、小塑胶粒经过机器处理后,可以变成各种再生的塑料制品。

塑料瓶不只可以做成衣服,还可以做成各种生活用品。

5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一个塑料袋;12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一件短袖衣服;78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一条毯子。

生活中还有哪些瓶瓶罐罐可以被回收利用呢?其他瓶瓶罐罐经过加工后又可以变成什么呢?

玻璃瓶:

1、先去掉废弃的玻璃瓶盖,再冲洗晾干,然后按照不同的颜色分别回收。

2、有些装米酒、啤酒的瓶子,经过高温消毒就可以再重新包装使用。

3、有些牛奶瓶会打碎,再熔制成新的瓶子。

铁罐:

1、我们吃的罐头、饮料的瓶子有的是用铁做的。

2、回收后,需要对它们分类、压扁、再熔制。

3、有的铁会再熔制成钢筋,用来盖房子、造车子。

赶快去拿东西回收咯!

科学教案 篇2

活动目标:

1、知道敲击物体能够发出声音。

2、探索发现用一种工具敲击不同的东西,发出不同的声音。

3、自主敲击环境中的物体,乐意将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。

活动准备:

1、活动室里有各种可以让幼儿敲击的物品,例如:玻璃杯,茶杯,各种玩具等。

2、幼儿人手一把金属勺子。

3、放了不同数量水的玻璃瓶5个。

活动过程:

1、儿歌表演亲一亲,引出敲一敲的主题。

(1) 谁想让老师亲一亲?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儿歌亲一亲好吗?

(2)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儿歌。

(3) 教师:小勺亲小勺能发出叮,小勺敲别的东西,它会发出声音吗?

2、教师用勺子敲一敲,幼儿感知声音。

(1)教师用小勺敲击自己的手心。

(2)师:你听到的什么声音?啪啪啪(3)教师用小勺敲击桌子。

(4)教师:你听到了什么声音?笃笃笃 勺子和勺子敲一敲能发出声音吗?能发出什么声音呢?你们想试一试吗?

3、幼儿玩敲一敲游戏,感知勺子接触不同物体产生的不同声音。

(1)让幼儿用勺子在自己身上任意部位敲一敲,然后,讲一讲,你的勺子在哪里?发出什么声音?

(2)教师:敲击不同的东西,发出的声音一样吗?我们教室里有许多东西,请你找一找,用勺子敲一敲,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好听吗?

(3)幼儿探索敲击活动。

(4)教师:你敲击了哪些东西?你发现哪些声音?

4、欣赏敲击乐器

出示准备的玻璃瓶乐器,请个别幼儿上来敲击或老师敲击,感知玻璃瓶的清脆的声音,体验敲击的乐趣。

科学教案 篇3

活动目标:

1、了解纸有吸水性的特点,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。

2、愿意动手操作,对实验感兴趣。

活动准备:手工纸花每人2朵,宣纸花每人1朵,水果盘,盆、水、记录表、彩笔等

活动过程:

一、导入活动,激发探索兴趣

1、今天,我给你们带了些漂亮的花,自己找一朵喜欢的小花坐到它身边。这些花跟我们平时见过的花一样吗?(不一样)有什么不一样?(这是用纸做的花)

2、这些纸花能像真花一样盛开吗?幼儿讨论

3、(教师示范将花变成花苞)

4、如果我们把这些花苞放到水里会怎样呢?(幼儿大胆发言)(幼儿将花变成花苞)

二、操作感知,交流讨论

1、幼儿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

你观察到了什么?(花苞放在水里,花瓣会慢慢撑开,纸花开放了)

2、教师提问:为什么花苞放在水中,花瓣会慢慢盛开呢?

请幼儿发表见解,教师进行对比

3、小结:原来纸宝宝把水洗到了它的身体里,花就打开了。

这是因为纸有吸水性。我们发现了纸的第一个小秘密。

三、对比试验,经验提升

1、刚才我们发现用彩色手工纸制作的花苞在水中能盛开。老师还准备了宣纸,如果把这两种不同材质的纸同时放进水里,你觉得哪个会先盛开?幼儿猜测

2、幼儿再次操作:制作花苞,老实说开始时,所有幼儿将两朵花同时放到水中。

3、幼儿操作,记录结果 ……此处隐藏1294个字……

1、认识各种水果

2、感知水果特征并用言语表达出来

活动准备

橙子、苹果、梨子、桔子、香蕉若干;水果刀一把,盘子一只。

活动过程

1、出示各种水果,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

教师:宝贝们认识它们吗?

幼儿:这是苹果、这是桔子??

2、观察水果,说出外部特征

教师:你看到的苹果是怎样的?

幼儿:红红的、圆圆的??

3、摸水果,增强孩子对各种水果的外部特征的感知。并用言语表达:冰冰的。凉凉的。梨子桔子表面不平滑。香蕉苹果滑滑的

4、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,切开各种水果,让幼儿更深入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,并用言语表达:梨子苹果白色的、香蕉橘子等是黄色的、橙色的、有黑色的籽等

5、品尝水果,通过味觉感知水果特征

将切好的水果分别请幼儿品尝,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:甜甜的、酸酸的、香香的、软软的等

6、游戏

将幼儿眼睛用布蒙住后,再品尝水果。猜猜自己吃到的是什么水果。

7、教师总结一下。并延伸多吃水果有利身体健康。

活动反思:

对于孩子来说,在课堂中出现一些新鲜的事物会高度集中幼儿注意力。运用观察、触摸、品尝介绍的方法来了解水果。用实践来感知事物。这样幼儿感触最深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感知到的东西教育幼儿多吃水果,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
教学设计贴近生活,尊重孩子主体地位孩子有说的机会。游戏贯穿课堂。让孩子实践中学、玩中学。激发孩子学习乐趣。

如果以后再上这堂课,我将把重点放在认知一些热带水果和其他亚热带水果上。教法和这节课相同。常见水果可以一带而过。给他们没见过的水果会很好奇。给以后的学习创造学习的动力。

科学教案 篇6

活动目标

1.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能力,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。

2.通过实验,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化现象,溶解的速度与温度的关系。

3.愉快参与实验,感受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惊喜。

重点难点

重点: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,感受色彩变化带来的惊喜。难点:感知彩虹糖溶化现象,溶解的速度与温度的关系。

活动准备

1.知识经验准备:小朋友认识彩虹糖,知道水的特性。

2.多媒体准备;彩虹糖溶解视频,彩虹堂造型以及彩虹糖做成的食物 PPT。

3.物质准备:彩虹糖若干,小勺子若干,冷热水挂图一份,刻量杯子一个, 装热水的保温杯,透明碗及杯子每人一份,白陶瓷碟子幼儿每人一份,抹布,托盘,小黑板。

活动过程

一、出示水和两粒彩虹糖导入活动,引发幼儿猜想为什么会变颜色。

1.先引导小朋友观察水的特性。

师:今天,廖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碗水,请小朋友们闻一闻水有味道吗? 看一看水有颜色吗?

小结:水是透明没有颜色,没有味道的。2.让小朋友感受彩虹糖的融化现象。

师:在桌面上的小杯子里面有两粒彩虹糖,如果把一粒彩虹糖放进水里,小朋友们来猜一猜,会发生什么变化呢?让幼儿讨论一会儿。如果把另外一粒彩虹糖含在口中小舌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?小朋友们来猜一猜,互相讨论。

师:现在请小朋友们拿一粒放进小碗里,另外一粒含在嘴巴里。

当把彩虹糖放在水中的时候,轻轻地拿起小勺子搅一搅,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,会发生什么变化?

师:含在口中的糖,用舌头舔一下,甜不甜?伸出舌头,看一看你的小舌头有什么变化呢?怎么会有颜色呢?

3.让小朋友边吃边搅拌,过一段时间后,大家一起讨论说一说水怎么会有颜色?小舌头怎么会有颜色。

师:刚才水是透明的,现在水怎么会变成有颜色呢?

小结:水把彩虹糖溶化了,所以水变成有颜色,嘴巴里有口水,有温度,把彩虹糖溶化了,颜色留在舌头上,所以小舌头会有颜色.

二、换场地,自主探究彩虹糖的造型,自由摆放图案。

1.出示彩虹糖

师:小朋友,廖老师准备了好多的彩虹糖,用彩虹糖摆好看的造型。

2.欣赏彩虹糖不同的造型。

师:请看!(贴在小黑板的彩图翻到正面来),欣赏一下这些好看的造型。

3、播放视频,知道摆放的方法

师:请小朋友看一看彩这个叔叔是怎么摆放的。

4.请小朋友自主探究彩虹糖的造型

师:现在请小朋友把彩虹糖一粒一粒地倒出来,在碟子上自由地摆造型,看谁的图案摆得最好看最有创意。(随机指导,启发幼儿摆不同样式的图案) 小结:小朋友真棒,各种各样的造型都有,有的……有的……还有的…… 三、用冷热水做实验,感知彩虹糖的溶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。

1.感知冷热水,拿出冷热水挂图。

师:小朋友请看这幅图,有两个杯子,你们来猜一猜哪个杯子是装热水的那个是装冷水的?

端两杯水(一杯热一杯冷)给孩子摸一摸,知道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。

师:那我们来摸一摸,看看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。

2.用冷热水做实验。提前摆位置贴好标签,一边是热水另一边是冷水师:请小朋友每人在托盘上拿一杯水。先拿好,不要倒。

3.倒冷热水在碟子里观察彩虹糖的溶化现象。猜一猜那种水溶化的快?哪种水溶化的慢?

师:小朋友们先拿好水,你们猜一猜什么水溶化的快,什么水溶化的慢? 老师叫 123 倒水,大家一起倒。好,1-2-3,倒!

师:哇,这些彩虹糖颜色有什么变化呢?冷水先溶化还是热水先溶化?

你看这边碟子上的颜色扩散的很快,全部都有颜色,那边的碟子扩散的比较慢,碟子中间还白色的。

小结:热水溶化的快,冷水溶化的慢,热水的温度比较高,溶解度大,扩散的快,所以彩虹糖颜色溶化的快。

四、活动延伸

播放课件,更多的摆放造型加水后所显现的溶化效果,增加趣味性。了解在生活中的常见的彩虹糖做成的食物,美味可口,吸引幼儿。

师:下课回到家里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做彩虹糖实验。也可以叫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吃这些可口美味的食物。

活动总结

本次活动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,材料准备充分,彩虹糖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,也是幼儿喜欢吃的糖,很吸引幼儿,激发他们的好奇心,为什么彩虹糖会变颜色?在老师的启发下一步一步地猜想,然后做彩虹糖溶化的实验,验证小朋友们的猜想,原来彩虹糖会变颜色,是因为溶化了。通过感知冷热水,去做实验,用冷水热水作比较,知道彩虹糖的溶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,也很好地达到了本次的活动目标。但也有存在不足的地方,在提问的时候,个别小朋友回答的挺好的,也说出了他自己的发现,作为上课老师没有及时发现,按照他的回答引向活动的目标效果会更好。在摆造型那环节出示彩图几种造型,有些限定了孩子的思维,压抑住了丰富的想象力,孩子的世

界是丰富多彩的,应该让他们不看图的情况下,发挥想象力自由地摆造型。

《【精选】科学教案模板6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