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实用】大班美术教案四篇
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,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4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大班美术教案 篇1
一、活动目的:
能用吸管蘸颜料在白纸上随意吹画,并在玩色中发现色彩的变化,感受色彩的美丽,同时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。
能用简单的语句大胆的介绍自己的画,从中发展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。
二、活动准备:
每组三种颜色(红、黄、蓝)、调色盘、幼儿作画用纸、抹布、吸管、旧报纸。
三、活动过程:引题————学生玩色—————讲评作品
引出课题
师: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东西?这些东西有什么用?今天我们就用吸管来画画。(吸管也可以画画?引起学生兴趣)
学生玩色
{一}提出作画要求
{二}学生自由练习(给幼儿创作空间)
1、教师巡回观察、指导,并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图画。
2、提醒学生别把衣服、图画弄脏。
(分析:在美术活动中,教师的参与式指导是很重要的,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方式,又要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进行各种新的尝试。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,体现了保教结合的原则)
三、讲评作品
教师找出想象力丰富的作品,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它像什么?
引导学生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图画,画了什么?它在干什么?
生1:我画的是我的手印。
生2:我画的是怪兽,奥特曼打怪兽(做出奥特曼的动作)
生3:我画的是小河,还有一只青蛙在吐舌头。
……………
生6:我画的是小白兔,小白兔在吃草。
生7:咦!绿色是怎么来的?桌上没绿色呀?
生6:黄色和红色混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。
师:是吗?请每个小朋友在自己纸上试一试,并讲讲自己的新发现。
生7:不对!黄色和蓝色混在一起才是绿色。
生8:我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就变成橘黄色了。
生2:红色和黄色、蓝色混在一起变成了乱七八糟的颜色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、、
生成课程: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混色实验,验证:黄色和兰色混在一起会变成绿色,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会变成橘黄色…
鼓励学生再次操作,去发现颜色的变化。
四、小结:小朋友都很能干,用吸管吹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图画,还发现了几种颜色加在一起做好朋友,会变出另一种漂亮的颜色。
活动分析:
学生喜欢涂涂画画,而且想象力丰富,能把自己的作品联想成许多人物和事物,吸管吹画的形式又是没有接触过的,很有吸引力,因此这个活动深受学生的喜欢,整个活动中学生能主动参与,兴趣盎然,体现了学生对吸管吹画的极大爱好,活动效果很好。从这个活动中可以看出: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教学方案能深化教学意图,提高教学效果。
大班美术教案 篇2
活动目标
1、让孩子们了解蜻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习性。
2、学会利用洋葱皮制作蜻蜓。
活动准备 洋葱皮,木工胶
活动过程
[导入]
1、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蜻蜓。
- 我是在秋天里飞翔的一种昆虫。
- 我有一双翅膀,大大的眼睛和长长的尾巴。
- 人们喜欢采集我做成标本,我是谁呢?
[展开]
1、谈一谈蜻蜓。
- 你见过蜻蜓吗?
- 你在哪儿见过蜻蜓,它正在干什么?
- 见过蜻蜓后你有什么感想?
2、看看蜻蜓的照片,说说蜻蜓的特征。
- 蜻蜓长什么样子?
- 蜻蜓的翅膀长什么样子? 摸起来感觉怎么样?
- 蜻蜓的身子和尾巴长什么样?
- 蜻蜓的眼睛长什么样?蜻蜓的眼睛为什么长得这么大?
(由于蜻蜓要一边飞一边觅食,所以它长了一双大大的鼓鼓的眼睛可以看清楚许多地方。)
3、谈谈蜻蜓的习性。
- 蜻蜓是怎样出生长大的?
(蜻蜓在水里产卵,然后在水里长成幼虫,最后再长成蜻蜓飞出水面。 )
- 蜻蜓以什么为食?
(蜻蜓只要吃对我们有害的.昆虫,像蚊子或苍蝇。所以蜻蜓是益虫。)
- 蜻蜓是怎样飞的?
(蜻蜓虽然长得小,但是它可以飞得又快又远。)
4、制作蜻蜓的翅膀并研究自然产物。
- 如果要是制作蜻蜓的翅膀需要哪些材料呢?
- 用洋葱皮怎样制作蜻蜓翅膀呢?
5、用自然产物制作蜻蜓的翅膀。
① 掰开洋葱皮准备好。
② 把洋葱皮剪成蜻蜓翅膀的样子,或是用手撕出自然的效果。
③ 把完成的洋葱皮粘在蜻蜓身体的两侧,做出蜻蜓的翅膀。
[结尾]
1、让孩子们把完成的蜻蜓介绍给朋友们
2、总结活动
大班美术教案 篇3
活动目标:
1、引导幼儿用绿色皱纹纸和绿色彩纸制作柳树。
2、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。
3、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团结协作、互相配合的集体观念。
活动准备:
1、活动之前带领幼儿观察、认识柳树的基本特征。
2、每组1张教师已经画好树干的教大作业纸,并准备长短不一的长条绿色皱纹纸,小长方形的绿色蜡光纸、胶水、剪刀若干。
3、投影仪一台,投影片一张。
活动过程:
一、激发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1、请幼儿猜谜语:有个姑娘志气大,江南塞北都安家,湖水替她照镜子,春风帮她梳头发。(柳树)2、放幻灯(美丽春天景象)让幼儿观察春天来了,柳树发芽了,小草也长出来了,花也开了,燕子也回来了。丰富幼儿对春天特征的认识,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。
3、师:小朋友们你们看,老师制作了一棵垂柳,并把它布置在活动室的墙面上,你们喜欢吗?
4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,并说说这棵垂柳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。
5、教师小结:这棵垂柳是用绿色皱纹纸和绿色彩纸制作的,进谈我们也来学做一棵垂柳,一起布置一个美丽的垂柳林。
二、师生讨论制作方法怎样才能制作一棵美丽的垂柳呢?(引导幼儿回忆柳枝是长长的,向下垂的,叶子均匀地长在柳枝上)教师讲解示范,引导幼儿用长短不一的长短不一的长条绿色皱纹纸,采用搓捻的方法(用双手的大拇指、食指和中指向相反方向使劲,搓捻成细条)搓成柳枝,然后均匀粘贴在树干的适当位置。若长度不够,可采用连接粘贴方法,增加长度,再用绿色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蜡光纸对折重叠后用剪刀左右剪狐线,剪出许多大小不一,形状大致相同的柳叶,均匀粘贴在柳枝的适当位置上。
三、幼儿制作,教师巡回指导1、将幼儿分成每两人一组,合作制作一棵垂柳,要求幼儿互相商量,好好合作,可以模仿老师的制作方法,也可以自创方法。
2、师巡回指导,表扬善于动脑及能较好合作的幼儿鼓励添画内容丰富画面。
四、布置柳树林1、让幼儿自由参加同伴的作品,看看那组的柳树生“长”得茂盛,柳枝多而垂,柳叶大小距离均匀。
2、教师协助幼儿将作品一一布置在墙面上,形成一个美丽的“柳树林”。
3、师生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共同欣赏“柳树林”,体验参与环境布置的愉快感。
大班美术教案 篇4
活动目标
1、让孩子们知道蜘蛛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。
2、学会用面条来制作蜘蛛网。
活动准备
蜘蛛网-面条,木工胶,颜料,毛笔/蜘蛛-签字笔或圆珠笔,巧克力,彩纸
活动过程
[导入]1.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蜘蛛。
-我有8条腿,我能吐出长长地细丝。
-我可以用吐出的细丝搭出我的家,我是谁呢?
[展开]1.谈谈蜘蛛。-你见过蜘蛛吗?
-你在哪儿见过蜘蛛?蜘蛛正在干什么?
-见过蜘蛛后你有什么感想?
2.听听关于蜘蛛的希腊神话。[希腊神话里蜘蛛的故事]
从前有一位叫阿拉克尼的美丽的女孩儿,她能制作出神奇美妙的布料。有一天,阿拉克尼向雅典女神提出要举办一次制作布料大赛。但是雅典女神很生气,把阿拉克尼制作的布料全部毁掉了。阿拉克尼很伤心,于是便上吊自杀了。雅典女神受到良心的谴责,把死去的阿拉克尼变成了蜘蛛。从此,变成蜘蛛的阿拉克尼就开始用蜘蛛丝来制作漂亮的布料。
-希腊神话里都出现了什么人物?
-阿拉克尼是怎样变成蜘蛛的?
3.说说蜘蛛的样子以及它的饮食。-蜘蛛长什么样子?(蜘蛛和虾、螃蟹一样是节肢动物。)
-蜘蛛以什么为食?(蜘蛛吃可以动的活物。)
-用手摸蜘蛛危险吗?(蜘蛛中也有具有毒性的毒蜘蛛。)
4.讨论一下蜘蛛网。-蜘蛛为什么要撒网呢?
-蜘蛛网是怎样做的呢?
(蜘蛛体内的液体流出体外,遇见空气后就变成了丝。蜘蛛用黏黏的蜘蛛丝捕食,一但食物粘在蜘蛛网上就再也不能逃脱了。)
5.制作蜘蛛网并研究制作材料。-制作蜘蛛网的话需要哪些材料呢?
-用面条怎样制作出蜘蛛网呢?
6.利用自然产物制作出蜘蛛。
①把面条剪成适当长度,制作蜘蛛腿。
②用颜料给面条涂上漂亮的颜色。(用彩喷也可以。)
③颜料里不要放太多水,给面条染色后要沥干后再使用。
④用木工胶把面条随意地粘在活动纸上,做出蜘蛛网。
⑤用彩纸或是巧克力,南瓜籽等各种材料制作出蜘蛛。
⑥把做好的蜘蛛随意地粘在蜘蛛网上。
⑦用圆珠笔或签字笔画出蜘蛛的腿。
[结尾]1.让孩子们把完成的蜘蛛作品介绍给朋友们
2.总结活动